RESOURCE CENTER
资源中心

18

2025

-

07

护肝产品吃错=白花钱!4大临床揭密水飞蓟原料的选择关键点


【概要描述】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的肝脏常常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从日常饮食中的毒素代谢到应对各种生活压力,它都在默默奉献。

据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各种肝病患者超过13亿。

2024年7月28日新京报消息,2020年包括慢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在内,中国慢性肝病患者人数可能超过4.47亿。

水飞蓟,别名“奶蓟草”,源自欧洲菊科植物。20世纪60年代,德国科学家从其种子中萃取出水飞蓟宾,证实其对毒鹅膏菌引发的肝脏损伤有显著疗效。我国于1972年引入水飞蓟,距今仅50余年。2020年,它被列入中国药典。

 

 

这种草药起主要护肝作用的成分是水飞蓟宾,在德国和中国都被作为处方药销售,且市场规模已经占到大约15亿元的规模。令人意外的是在中国被列入保肝类别,而在国外连保肝药的分类都没有。

 

01.临床试验的波折历程:从失败到成功的关键

水飞蓟在过去20 年曾三次被寄予厚望的护肝临床验证却以失败告终。

2004年,一项针对丙肝患者的持续12个月的水飞蓟素(Legalon胶囊,每天420mg,相当于水飞蓟宾171 mg)干预临床试验宣告失败,患者的转氨酶水平或肝纤维化的血清和超声标志物等,与服用维生素制剂的对照组也都没有差异,干预失败。

 

 

​2007年,以色列的一项II期临床对照试验中,对100名在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丙肝患者也进行了水飞蓟素(每天250mg)在内共7种抗氧化剂的干预。48周后,试验组虽然情况略好,但各项肝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对减少病毒载量也没有影响,干预再次失败。

​2014年JAMA上公布的临床剂量则应该很有代表性了。154名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丙肝患者参与,并分为每日3次420mg(相当于水飞蓟宾171 mg)和700mg(相当于水飞蓟宾285 mg)的Legalon水飞蓟素胶囊的试验组和安慰剂组(注意:这次试验组的剂量比常规口服水飞蓟的服用剂量高3-5倍),6个月后的干预结果表明,即便是远高于传统剂量的水飞蓟素,也没有显著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

 

尽管过往有不少试验结果令人失望,但一项成功的案例如同一缕亮光,为水飞蓟宾的研究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项为期12 个月的研究中,受试者每日服用 2 片含有 47mg 水飞蓟宾、97mg 磷脂和 15mg 维生素 E 的复合制剂,结果显示可减少病毒载量,降低肝纤维化标志物,6 个月后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

深入探究这些试验差异的原因,关键在于水飞蓟宾的形式。成功试验都采用高生物利用度的水飞蓟宾,而水飞蓟素本身属于生物利用度较低的黄酮木脂素类化合物,这是导致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元凶。

02.科技赋能:埃米级别的共晶水飞蓟宾共晶

就像智能手机的芯片迭代,原料的科技含量直接决定护肝效果。

在提升水飞蓟素效果的探索中,提升生物利用度成为核心。除了磷脂复合形式,共晶形式也备受关注。埃米级别水飞蓟宾和脯氨酸通过氢键共晶形成,能有效提升生物利用度。

相比之下,传统的水飞蓟提取物效果差;而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含量低、熔点低(35℃)、价格高。

Cocrysta®水飞蓟宾则优势显著。它的吸收率提高 1620%,在血药浓度方面,普通水飞蓟宾 1 小时后血药浓度未检出,而Cocrysta®水飞蓟宾 8 小时后仍能有吸收,有效时间延长 700%。从具体数据来看,而 Cocrysta® 水飞蓟宾的生物利用度比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提升2倍,比普通水飞蓟提取物提高 16.2倍。

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Cocrysta®水飞蓟宾在提升水飞蓟素生物利用度方面的卓越表现。

在选择护肝产品时,消费者往往关注提取比例和水飞蓟素含量,但真正关键的是生物利用度。Cocrysta®水飞蓟宾凭借其独特的共晶技术,在众多护肝成分中脱颖而出,为肝脏健康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让我们爱护自己和家人,从关注肝脏健康开始,选择高品质的护肝原料,给辛勤工作的肝脏一份贴心的呵护。

Cocrysta®水飞蓟宾,或许正是你寻找的那个守护肝脏的可靠伙伴。


文献来源:

[1]Tanamly M., Tadros F., Labeeb S., Makld H., Mikhail N., Abdel-Hamid M., Shehata M., Abu-Baki L., Medhat A., Magder L., et al. Randomised double-blinded trial evaluating silymarin for chronic hepatitis C in an Egyptian village: Study description and 12-month results.Dig. Liver Dis. 2004;36:752–759. doi: 10.1016/j.dld.2004.06.015.

[2]Gabbay E., Zigmond E., Pappo O., Hemed N., Rowe M., Zabrecky G., Cohen R., Ilan Y. Antioxidant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C after failure of interferon: Results of phase II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7;13:5317–5323. doi: 10.3748/wjg.v13.i40.5317.

[3]Fried M.W., Navarro V.J., Afdhal N., Belle S.H., Wahed A.S., Hawke R.L., Doo E., Meyers C.M., Reddy K.R., Silymarin N., et al. Effect of silymarin (milk thistle) on live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un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therap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MA. 2012;308:274–282. doi: 10.1001/jama.2012.8265.

[4]Fried, M. W., Navarro, V. J., Afdhal, N., Belle, S. H., Wahed, A. S., Hawke, R. L., ... & Reddy, K. R. (2012). Effect of silymarin (milk thistle) on live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un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therap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ma, 308(3), 274-282.

[5]https://mp.weixin.qq.com/s/aKu-ZUgDJ94FPNvMgFO5HA水飞蓟护肝,哪些产品才是真有效?HomeTest丁妈家庭实验室

相关推荐